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社专题调研我校推动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来源 :       作者 :      时间 : 2025-06-20

作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近日,在我校牵头成立的全国性“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联盟”的推动下,《中国中医药报》社陆静社长率调研组赴浙江开展专项调研,先后深入安吉、淳安、衢江、松阳、磐安等五县(区),系统考察中医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此次调研,既是《中国中医药报》对我省中医药领域产教融合成果的全面审视,也是对我校发挥中医中药学科优势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实地考察检验,更是为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样板体系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指导。

首站,调研组考察“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县,重点调研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吉两山科创中心在推动白茶产业升级、稻药轮作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安吉两山科创中心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中医药元素巧妙融入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提升了白茶的附加值,特别是尾茶的高值利用。创新了稻药轮作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为安吉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1D2AC

 第二站,调研组来到淳安县临岐中药特色小镇,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爱军陪同。实地考察了百年山茱萸种植基地,深入了解校地共建的浙江中医药大学淳安研究院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品质提升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支撑作用。黄爱军副书记表示,学校通过构建“健康惠民+产业富民”双轮驱动机制,已累计培育形成20余项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案例,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为浙江省的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2FCD4

 第三站,学校助力衢江区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实践引发调研组高度关注。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的科技赋能,“衢陈皮”道地药材产业成功实现传统柑橘产业价值重构,创新形成“小陈皮撬动大产业”的振兴模式。调研组考察了学校对口支援的衢江中医院开展的“行走的医院”服务项目,该项目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带到基层,有效提升了衢江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

23446

 第四站,聚焦松阳县“江南药谷”,调研组首先考察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松阳研究院科研基地,该基地成功吸引贝尼菲特药业、康恩贝集团等龙头企业集聚发展。通过两年攻坚,实现三叶青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基地充分发挥我校科研优势,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三叶青种植和加工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松阳县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1E455

 收官阶段,调研组在省供销社副理事长沈省文、学校副校长吴承亮的陪同下,调研组考察了磐安县GAP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与浙农中药科技产地仓的现代化运作模式,充分展现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图景。之后,调研组在磐安举行简短总结座谈交流,《中国中医药报》社陆静社长首先对学校精心安排本次专题调研工作表示感谢,她对我省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赞扬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认为我校是一所“拆墙高校”。吴承亮副校长对陆静社长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学校将认真思考和落实陆静社长提出的“构建无围墙创新中医药高校”等倡议,持续深化中医药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全省的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28917

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构建"四链融合"发展体系:通过"党建四个融合"工作机制选派百名管理骨干下沉基层,首创"订单式中医师承教育"培养基层医疗人才558名;建成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校企联合攻关研发大健康产品30余项,辐射带动山区县发展中药材种植3.2万余亩;深度挖掘端午药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0余个,实现年服务出口额近亿元人民币,走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此次调研标志着校社战略合作进入深化新阶段。双方将以共建"中医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联盟"为平台,通过开展全国典型案例征集、开设"乡村振兴"专题专栏等举措,系统总结"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三维协同发展经验,为全国中医药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据悉,《中国中医药报》"乡村振兴"和"中医思维"专刊将系列刊发本次调研成果,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案例将通过国家级官方平台向全国推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中医药智慧与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联系电话:0571-86603527   0571-86633178


  • 合作之窗
  • 校友会
  • 版权信息 © 浙江中医药大学社会合作处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联系电话:0571-86633077

    传真:0571-86613500   E-mail:jcyxy@zcmu.edu.cn

    Copyright © 2022  浙江中医药大学社会合作处 版权所有

    浙ICP备 3301080200360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